原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房价:只有“脑子进水”,才信房子永远蒸蒸日上

你的位置:mg和g的换算单位是多少 > 新闻动态 > 原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房价:只有“脑子进水”,才信房子永远蒸蒸日上
原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房价:只有“脑子进水”,才信房子永远蒸蒸日上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7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37

房价这事,过去20年,谁都看着它蹭蹭往上涨。有人买了房,成了人生赢家;有人没买,天天抱怨错过“上车”。可现在,房子真的还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吗?原重庆市长黄奇帆一句话把大家心里的泡泡戳破了:“只有脑子进水的人才信房子永远蒸蒸日上。”是不是很刺耳?

但细想想,咱们的楼市好像真没那么乐观了。人口减少,房子多了,房价还能像过去20年那样疯涨?别做梦了,黄奇帆用一堆数据告诉我们,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,接下来更可能是“冷静期”。

事情其实有迹可循。这位黄奇帆,当年可是重庆市长,从2001年到2016年,他在重庆的管理下,GDP增速全国领先,同时还稳住了房价,没让它像北上广那样疯涨。2020年的时候,他在公开场合说了一些关于房地产的预言。他提到,房子的价格在过去20年翻了4番,也就是涨了16倍,这种速度已经到了极限。你想想,哪有东西能一直涨下去?

现在是2025年,回头看看他的这些话,是不是越来越有道理?

黄奇帆还提到,房地产市场已经从“供不应求”变成了“供大于求”。特别是一些三四线城市,房子建得太多,可人却没那么多。原来靠棚改和政策刺激起来的市场,早就不灵了。你看那些空荡荡的新楼盘,还能指望它们继续涨价?

黄奇帆的话给楼市当头泼了一盆冷水,但开发商们也不是吃素的。从2020年开始,很多城市为了稳住楼市,出台了不少政策,比如降首付、降低房贷利率,甚至直接发放购房补贴。可效果呢?房价涨不动了,反而越发显得虚高。特别是到了2023年,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卖不出去,开发商的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,破产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出来。

再看一二线城市,虽然房价还算稳住了,但成交量却大幅萎缩。大家都在观望,没人敢轻易下手买房。毕竟,买房不像买菜,万一房价真跌了,赔的钱可不是小数目。黄奇帆早就看透了这一切,他列出了十组数据,指出楼市的“天花板”在哪里。比如,人口已经到顶,14亿人还会慢慢减少;城镇化率65%,基本接近饱和;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老人去世后空出来的房子只会越来越多。

这些现实,谁都无法回避。

2025年,楼市的情况更加明朗。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开始实实在在地下跌,一些开发商甚至打出了“买房送车位”的促销口号。一二线城市虽然没有明显下跌,但房价的涨幅几乎停滞。与此同时,房产市场的“暴利时代”彻底告终。

黄奇帆的预言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准确。他早在几年前就说过,房地产行业的高负债模式是不可持续的。果然,2024年和2025年,很多开发商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。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房企,如今却面临破产清算的命运。

对于普通人来说,买房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过去,大家觉得买房是稳赚不赔的投资,可现在,更多人开始小心翼翼地权衡利弊。黄奇帆的建议很简单:刚需家庭可以买房,但一定要以自住为主;投资者则要慎重,不要把房子当成唯一的投资渠道。

如今,房地产市场的分化越来越明显。一些核心地段的房子依然有价值,但位置偏远的老旧房产却无人问津。很多人开始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,把钱投向更稳妥的领域,比如黄金、基金、债券等。

黄奇帆的观点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。他说,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已经彻底改变,过去那种“买到就赚到”的时代不可能回来了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这既是挑战,也是机会。如果能看清市场的变化,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,或许还能抓住一些新的机遇。

【网友热议】

这番话一出,网上的讨论炸开了锅。有人觉得黄奇帆说得在理,也有人不太相信楼市真的会冷下来。

刘阿姨留言:“早就该降了!房价涨得太不合理了,年轻人买不起房,还怎么结婚生孩子?”

王老板则不同意:“房子还是硬通货,跌了也是暂时的,长远看肯定还会上涨。”

孙先生说:“我去年刚买了房,现在听到这些话,心里直打鼓,万一房价真跌了,我这几十年的贷款怎么办?”

李女士冷笑道:“开发商一天到晚哭穷,可他们赚的钱早就够花几辈子了,现在倒霉的还是老百姓。”

面对这些争议,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:“房价跌了,刚需能买得起;房价涨了,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。那普通人到底该指望谁?”

那么问题来了:房价到底是涨是跌,真的能决定我们的幸福吗?如果房价继续高企,那些没买房的人该怎么办?如果房价真的跌了,我们的房子是不是也就一文不值了?

时代变了,楼市也变了。或许,最重要的不是房价涨还是跌,而是我们能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安稳生活。你觉得呢?